李克强多次提及发展“互联网+教育” 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

日期:2018年8月20日

北京7月2日电(记者 杨佩颖 见习记者 杨波)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本届国务院班子成员自“两会”出炉后,首次集体出现在公众面前。

  6月28日,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指出要以更实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就要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

  6月28日,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指出要发展“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

  “互联网+教育”这一概念由“互联网+”逐渐演变过来。

  记者梳理得知,早在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而在这次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将“互联网+”推进至现代制造业中去。李克强提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同时还表示,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报告中还指出了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自此,“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认为,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互联网正跟传统产业融合,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正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人融合的产物。

  2015年两会结束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指出,互联网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引擎。由“互联网+”带来的产业创新和升级,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涉及11个重点领域,涵盖制造业、物流业、交通业等三大领域。  

  逐步推进教育领域实现“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计划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开始推进教育及更广的民生领域。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

  同时,谈到教育发展的现代化问题,李克强总理还指出,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3月10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参加审议,要求有关部门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把固定资产投资更多投向基础信息等领域,加快“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建设,让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普惠更多基层群众。

  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走进”名校名师课堂

  今年,“互联网+教育”建设初有成效,在线教育发展如火如荼。6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自治区主席咸辉陪同下在银川市考察。李克强来到闽宁中学,了解开展“互联网+教育”情况。

  6月4日,李克强来到闽宁中学,了解开展“互联网+教育”情况。图片自中国政府网

  宁夏通过打造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区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到100%。在闽宁中学,“智慧教室”里学生们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向总理展示上面集成的教育课件和彼此分享的学习心得。

  李克强说,教育是获取知识、促进起点公平的关键,“互联网+教育”可以让贫困地区孩子也能听到好老师的讲课,开拓他们的眼界,点燃改变人生的火把。目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要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网速慢、资金不足等卡脖子问题。